
有偿出租银行卡、借出身份证赚零钱花这些看似“零成本”“高收入”的行为很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,沦为帮信罪(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)的“工具人”。 (1)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概念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、服务器托管、网络存储、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,或者提供广告推广、支付结算等帮助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...

为引导社会公众学习新《反洗钱法》,推动反洗钱知识普及,公司紧密围绕“全民反洗钱,护航新生活”的反洗钱宣传月活动主旨,聚焦社会公众反洗钱意识提升,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揭露洗钱陷阱,普及防范知识,引导公众远离洗钱风险。活动线上以“贴近生活、揭秘风险”为核心,精准推送反洗钱宣教内容。公司在官网、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主题推文,结合案例拆解“兼职刷流水”“账户出借”等校园洗钱陷阱,用漫画揭露“代购黄金...

近年来,网络诈骗案件屡见不鲜,大量诈骗赃款通过多种方式层层转移,最终流入犯罪分子手中。其中不乏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,通过提供银行卡、取现、“跑分”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,在金钱驱使之下,不仅落入犯罪分子的精心陷阱,而且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律红线。 (1)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概念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 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】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...

“大叔,您要是遇到有人让您用自己的银行卡帮着‘走账’,给您好处费,可千万不能答应,这很可能是洗钱犯罪!”9月12日,在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平望居民社区,33323银河网站开展的“反洗钱知识进社区”宣传活动热闹开场,工作人员拿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,向居民们耐心讲解。活动现场,33323银河网站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将反洗钱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。针对老年人、家庭主妇等重点群体,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典型...

又是一年开学季,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,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,如网上银行、第三方支付等便捷的金融工具。近年来,洗钱活动又盯上了庞大的学生群体,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、兼职需求旺盛的特点,通过精心设计相关场景,诱导他们出租、出借或出售个人账户、U盾、身份证、手机卡等证件及工具,最终实现利用其身份信息与账户进行洗钱的目的,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帮凶,陷入蓄...

.